“一帶一路”打開了沿線國家光伏市場需求,民營企業加速布局市場,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是產業鏈不配套、企業融資難以及文化差異等困難。

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,海外投資融資難的問題首當其沖。
大部分國內銀行體系把光伏貸款劃分到區域受限制,受歐美“雙反”、補貼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,對光伏未來發展信心不足,對光伏海外項目心存疑慮。并且,光伏企業海外投資分散,同行之間以及上中下游企業之間缺乏聯動性和協同性,對海外投資環境不熟悉,由于準備不充分,風險防范措施不全面、不系統等,容易出現盲目投資,風險很大,所以導致海外項目面臨融資難的問題。
其次,文化是海外投資最大的挑戰,比如:政商環境、當地的員工管理等,這些挑戰最終都是文化的差異所導致的。
據了解,協鑫集成2015年準備在印度蒙德拉經濟特區內,開發建設多晶硅、長晶、切片、電池、組件等全產業鏈的光伏制造工業園,但是該項目因為眾多難題尚未最終落地。
開發印度市場所面臨的困難,最關鍵是日常的管理,項目的風險。此外,制造成本也面臨一些挑戰。印度市場產業鏈配套不如完善,導致印度這樣國家制造成本相反要高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機遇與挑戰并存,沿線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環境不同,政治情況也不同,對投資的需求也不同,在走出去投資時,企業需要符合自己的需求,進行嚴格的甄別。
沿線很多國家產業配套不完善、很多國家經濟發展也不穩定,這都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,所以選擇的時候要謹慎,宏觀是利好,但是在微觀投資上還需要謹慎,沿線部分國家投資風險還是比較大。